无人机分站接入系统
发布时间:2024-09-11 浏览量:1303次 来源:原创文章

系统概述

 

无人机分站接入系统,遵循国网相关规范,通过集成先进的通信技术、数据处理技术和安全加密措施,实现无人机与主站之间的无缝对接,确保主站能够实时、准确地获取无人机的飞行状态、任务执行情况、视频图像等关键数据。该系统不仅支持实时视频传输、飞行控制及机巢管理,还具备低时延、远距离通信、云接入及离线模式运行等特点,满足复杂环境下的无人机远程监控和管理需求。

 

系统架构

 

 

系统特点

 

1. 视频传输协议支持

 

RTMP与RTSP协议:系统支持RTMP(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)和RTSP(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)协议,实现无人机视频流的实时推送至主站。这两种协议确保了视频传输的低延迟和高可靠性,适用于无人机实时监控场景。

 

2. 通信协议选择

 

MQTT协议:用于无人机与机巢之间的指令控制和状态更新,因其轻量级、高可靠性和低带宽消耗的特性,非常适合无人机远程通信。

 

HTTPS协议:用于文件的安全传输,确保敏感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加密和完整性。

 

3. 飞行与机巢控制

 

飞行控制通过主站向无人机发送飞行指令,包括起飞、降落、航线规划等,实现无人机的远程操控。

 

云台控制:支持对无人机云台的远程调整,确保视频图像的最佳视角。

 

航线下发:主站可预先规划并下发飞行航线至无人机,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自动飞行,提高作业效率。

 

机巢控制:实现对无人机机巢的远程管理,包括机巢状态监测、充电维护等。

 

4. 数据自动上送

 

巡视结果自动上送:无人机完成巡视任务后,自动将巡视结果(如图像、视频、报告等)上传至主站,便于后续分析和处理。

 

告警信息实时上送: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(如电量低、故障报警等),立即向主站发送告警信息,确保及时响应。

 

机巢环境信息实时上送:实时监测并上传机巢的环境数据(如温度、湿度、气压等),为机巢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。

 

技术优势

 

低时延高实时性:系统空口时延低至150ms以内,确保无人机操控的实时性和准确性,为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提供有力保障。

 

远距离通信能力: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,实现无人机与主站之间的远距离稳定通信,满足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作业需求,拓宽了无人机的应用范围。

 

云接入与离线模式:支持云接入功能,使得无人机数据能够远程管理和分析,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和决策支持能力。同时,离线模式确保在无网络环境下也能进行基本的通信和数据传输,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。

 

安全稳定的数据传输:采用加密技术和多重安全防护措施,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,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,保障用户信息安全。

 

全面监控与管理:系统不仅支持视频实时传输和无人机控制,还能自动上报巡视结果、告警信息及机巢环境信息,为无人机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,提升了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。